网上有关“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 ,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 ,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 。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 ,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 。1910年 ,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一位女科学家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 ,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 ,整整50年了 。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 ,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 。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 ,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 ,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 ,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 。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 ,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 。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 ,居里夫人病逝了 。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 、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 ,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持之以恒的奋斗不仅是历史上的成功宝典 ,持之以恒的奋斗也是现在成功的指引灯。我偶然看到关于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喜欢!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1张良 ,字子房,秦汉时期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因为逃避战乱来到河南南阳 ,后来又搬到沛国,就算是沛国人了 。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 ,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 ,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 ”张良听了一愣 ,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 ,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 ,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 ,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 ”
第五天天刚亮 ,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 ,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 ,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 ,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 ,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 ,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
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 ,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 ,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 ,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军师。
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 ,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 ,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
我认为:任何事都有它们独特的地方 ,只有用持之以恒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你才有机会得到最后的成功。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孟轲)小的时候,母亲送他到学堂读书。刚开始孟轲还懂得用功 ,后来就渐渐学会偷懒 、贪玩,不肯用功读书了。有一天,他竟然逃学回家 。
母亲此时正在家中织布 ,一看见他逃学回来,就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线剪断了。孟轲很惶恐地跪下,问母亲为何要把线剪断。
母亲责备说:“求学跟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 ,必须一丝丝不断积累,才能织成有用的布料 。如果中途把它剪断了,那就会前功尽弃 ,成为一堆废料。求学更是要不断地用功,最后才会有所成就。而你现在却偷懒逃学,不肯用功读书 ,这样自我堕落,如何能成就学业? ”
孟轲听了母亲这番话,非常惭愧,立刻向母亲认错 ,从此发愤向学 。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学问。(《菜根谭典故》)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3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谋求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乐羊子非常惭愧,把金子扔到野外 ,到很远的地方求师学道去了 。
过了一年,乐羊子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只是出门久了,想家 ,没别的事情 。”
妻子拿刀走到织机跟前说:“这绸布是蚕儿吐出来的丝,经过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积到一寸那么长 ,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块绸布,那就会半途而废,白白浪费时间。你出外求学 ,半路上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绸布有什么两样?”
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了,回去修完了学业。([南朝]范晔《后汉书》)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420世纪40年代 ,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 。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 ,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 ,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 。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 ,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5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书法 ,他聪明好学,每天都要伏案练字 。可是,时间一长 ,王献之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感到厌烦,想走捷径 ,就问父亲学书法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指着家里的七口大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七口缸里,你把这七口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秘诀了。 ”
王献之从此苦练基本功 ,真的写完了七口大缸里的水,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6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贪玩,不用功读书。有一天,他到野外游玩 ,见到河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用力磨着。李白很奇怪 ,就上前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一边磨铁棒,一边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
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所感动 ,向她深深行了个礼,回家发奋读书去了。([南宋]祝穆《方舆胜览》、[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篇7齐白石年轻的时候爱好篆刻。一天,他去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那位老篆刻家说:“你挑来一担石头 ,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些石头都变成了泥浆 ,你的印也就刻好了 。 ”
齐白石真的挑来一担石头,夜以继日地练习篆刻。他一边刻一边拿篆刻名家的作品对照 、琢磨。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 。手上磨起了泡,仍然专心致志地刻个不停。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石头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最后 ,统统“化石为泥”了 。
关于“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刷們手查]投稿,不代表旋风格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fg666.cn/wenzhang/4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旋风格的签约作者“刷們手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关于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