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 ,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 、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1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 ” 、“街坊”的轻声读法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3 、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4、了解这则寓言 ,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
1、读一读词语。
亡羊补牢悔恨海浪接连不断钻研窟窿
钻牛角尖堵车羊圈结结实实狼狗街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 、“亡羊补牢”是个成语 ,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 ”的意思 。
4、看了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 、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
2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 ,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 、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 ,注意“窿 ”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街坊劝告 ,他不听。
(1)“街坊 ”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
(3)引导评议 ,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 ,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 ,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
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 ,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 ,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学习第五自然段 。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 ,划出有关句子。
1.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 ,现在修还不晚。
师:在这句话中,你能提什么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呢?
学生①:他后悔什么?
学生②:街坊劝告他什么?
学生③:他修了什么?……
师:此时,养羊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道判断题 ,大家来判断养羊人是哪种意思 。
①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2、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
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 ,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⑵你觉得哪个词语要提醒养羊人注意的,晚了就会重蹈覆辙。找一找 ,画一画 。
板书:赶快.“从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 ”说一句话。
3.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 、“赶快 ”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 ,议一议。(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悟出寓意 。)
4.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 ,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眼睛近视,沙尘暴 ,环境污染……)
5.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 。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 ,体会寓意。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满不在乎—→亡羊
养羊人
后悔→接受→赶快→补牢
↓
未为迟也
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2教学目标:
1 、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
2、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 、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点?
3、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
二 、质疑 ,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 ”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 ,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 、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
2 、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丢羊的?
2 、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学多音字:圈
4、丢了之后,谁知道这个情况?(街坊 、养羊人)他们分别表现得如何?
街坊劝说养羊人
1、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
2、街坊的劝说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 ,齐读。
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
1 、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 ,毫不在意)
2、学肯定式的反问名 。
3、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4、养羊人的不听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 、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 ,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
6、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 ,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7、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 ,划出有关句子 。
8、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 。)
(3)、指导读这句话 ,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 ,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
(6)、能否从“后悔、接受 、再也”这几个词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体会寓意。
1、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 ,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3 、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
4、生活中 ,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 ,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 、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 ,引申义)
2、“亡羊补牢 ”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 ,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3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 ”等字的字形。
3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 ,齐读。
二 、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
4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 ”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 、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为什么丢?
4 、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 ,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 、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 ,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
(2)“窟窿 ”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 ”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 ,读出劝告的语气 。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 ,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 ,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
(1)指名读第4节 ,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 ,就是——(亡羊)。
6 、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 ,养羊人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 ,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 ,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 ”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 、再次出示投影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 ,并指导评价 。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 ,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 ,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 ,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
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 ,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午迫]投稿,不代表旋风格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fg666.cn/wenzhang/7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旋风格的签约作者“午迫”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作为...
文章不错《小学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经典教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