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大荔县大寨子村:再访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在渭南市大荔县城朝邑镇大寨子村东侧 ,黄河西岸的塬边上,矗立着两座古建筑,分别为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1992年4月20日 ,岱祠岑楼 、金龙寺塔被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16日,金龙寺塔被单独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9月8日,我第一次走近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 ,并且操作自己的无人机对这里进行了航拍 。2021年2月4日中午,我和同事去大荔县,航拍丰图义仓之际,再次拍摄了对面的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四年过去 ,环境明显改善,古建筑周围干净整洁。
2014年5月31日,我第一次来到大荔县 ,游览丰图义仓的时候,站在高大的城墙之上,便可以望见对面的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 。虽然它们近在眼前 ,但是中间隔着山沟,所以我当时并没有到达。其实,穿过北侧的大寨子村 ,有道路直达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
航拍完丰图义仓之后,我和同事们再次来到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 。这两座古建筑距离很近,所以一直作为一处文物进行保护 ,但是它们曾经并不在一组建筑内。
过去,塔在金龙寺内,西与岱祠相邻。后来,金龙寺被毁 ,只剩下此塔;岱祠也被毁,只剩下岑楼。1962年,为了方便保护文物 ,在这里修建起围墙,将金龙寺塔与岱祠岑楼圈在一座院子之中,南北向望 ,浑然一体 。
岱祠岑楼是岱祠的乐楼,岱祠也称“东岳庙 ”,为祭祀东岳大帝的场所。这里曾经的建筑气势恢宏 ,沿着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乐楼、牌楼 、香亭、长春阁、献殿 、正殿、寝殿等,两侧有东歌楼、西戏楼 、钟楼、鼓楼、药王殿、瘟神殿 、关帝祠、圣母祠等。
?
近年,在岱祠岑楼的北侧 ,复原了曾经的正殿和两侧的配殿,虽然采用了传统工艺和建筑材料,但是完全无法跟对面的岱祠岑楼相提并论 。
岱祠岑楼修建在长方形的台基上,为木结构三重檐的两层楼阁 ,屋顶铺设精美的绿色琉璃瓦,台基高2米,通体高18米。整体建筑坐北朝南 ,第一层为乐台,四周筑以矮墙,外侧环绕回廊 ,南边正中开门;第二层有柱无墙,四周设有木栏杆,为民间奏乐祈神的地方。
?
在台基南边的东侧 ,镶嵌着一块明崇祯四年(1631)三月二十八日所刻的《东岳老爷游司醮碑》,记载了当时重修岱祠岑楼等相关内容,成为研究这座古建筑的重要资料 。
金龙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 ,毁于明代地震,后来进行重建。外观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度约25米,边长约4米 ,直径约9米。
?
在此塔底层东壁有大门,内有砖砌的盘旋形楼梯,中有天井 ,上下相望 。据说,登临其上,视野极好 ,西望大荔县,东揖中条山,南眺西岳华山 ,左右环视黄河、渭河和洛河奔流不息。
?
2016年12月9日,大寨子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组建于明崇祯年间,当时被称为“泰安堡” ,后来更名为“大寨村” 。目前,村中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民居,跟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相互辉映。
陕北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
地震过,1556年1月23日 ,陕西省华县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2009年11月5日7时西安发生4.4级地震,西安2009年11月20日下午18时08分,西安高陵与与临潼交界处发生3.0级地震。
西安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地震带之间 也就是说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 。又由于西安北部是黄土高原 ,南部是秦岭,也就是说西安不在那两个大的地震带上,但是还是在秦岭地震带的边缘上的。
扩展资料:
从公元前1189年至公元1971年 ,3100年间陕西共发生地震469次,平均6.5年一次。多数是5级以下小震,6级以上地震约500年一次 。
据华阴县志记载:1556年1月23日午夜(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华岳山鸣 ,天摇地动,四处塌陷,地面涌水 ,房倒屋塌,同(现大荔县) 、华(现华阴市)之民死者十数有六。
重灾面积28万平方公里。有名者死83万,未名者不可计 。西岳庙毁,华阴所有庙寺尽倾,自古灾伤无此惨也,为世界震灾之最。
百度百科—华山大地震
百度百科—西安地震
有,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就发生在西北地区,以下是资料,陕北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以下是资料
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 、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 、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 、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 、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 、地裂缝、地陷、地隆 、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
据记载 ,从公元前1189年至公元1971年,3100年间陕西共发生地震469次,平均6.5年一次。多数是5级以下小震,6级以上地震约500年一次 。
关于大荔县大寨子村:再访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掛嘩伏]投稿,不代表旋风格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fg666.cn/wenzhang/35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旋风格的签约作者“掛嘩伏”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大荔县大寨子村:再访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文章不错《大荔县大寨子村:再访岱祠岑楼和金龙寺塔》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