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成本核算的意义
现代的花卉生产已经成为了一种商品化生产 ,它必然要遵循商品生产的规律,如果停留在一种爱好的水平上,必然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在进行菊花生产以前 ,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只有进行了成本核算,才能够科学地准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资料,既不会因为某种生产资料的短缺影响正常的工作 ,也不会造成某种生产资料的过剩而造成浪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够对生产 、经营、管理的水平进行衡量,便于横向对比 ,从而找出生产、经营 、管理中的不足和潜力,提高效益。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合理地制定价格,确保在价格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行成本核算才能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适时调节生产规模 ,既避免盲目扩大、又防止坐失良机。
2.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菊花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资料,包括土地的租金、种苗 、农药和肥料,人工费、材料费(保鲜材料、包装材料等)、运输费等也占一定比例。此外 ,在计算成本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信息把握是否准确 、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因为花卉生产要求花卉质量较高、时间性较强,如果一批花卉不能实现销售 ,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一次性加大了全年的经营成本 。
菊花的种类很多,有适合不同气温的品系。由于菊花对日照时间、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周年安排生产时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品种,也可以在温室中进行栽培,通过控制光照和温度 ,对秋菊进行周年生产,但温室生产成本相对于大田生产要高,优点是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菊花种苗选择合适 ,可以周年不间断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 、设施等生产资料,是降低成本的捷径。
土地的投入是主要的成本项之一 ,选择土地的原则是既考虑到土地的价格又要考虑到交通、水源、排水 、远离病虫害多发区,大田种植还要考虑到土质,因为菊花大多需要电照 ,还要考虑到电源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的花木场,一般在销售旺地设立一个窗口,同时在较偏僻的山区建立苗圃 ,或者在城郊以相对低廉的租金建立基地。
我国花卉运输网络目前还不健全。作为长距离运输的花卉空运,国家没有优先、优惠政策,价格较高 。特别是空运过程中 ,机舱内没有专用的降温、保温设备,机场也没有降温设施,极易造成花卉受损 ,增大产品的消耗。
表4 附:切花菊生产成本(元/米)
注:表中价格指人民币
荷兰和日本的统计数据分别是1986年和1985年的,由于两国的花卉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即使是现在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3.利润折算与浮动变化
计算出菊花生产的成本以后 ,就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的利润 。简单表示为:利润=市场价格-成本-税金
在国际市场上,鲜切花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在大型的节庆 、传统的节日 ,花卉需求量较大、价格也较高,而花卉自然花期到来时容易造成产品相对过剩,引起花价暴跌。如果能够控制好花期,适时销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原标题: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端化发展 ,流通网络将更加畅通高效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转型,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 ,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由节庆消费、阶段性消费向日常消费 、周年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 ,消费范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 、四线城市乃至乡村发展,花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花卉流通体系愈加完善 ,已经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历程分析:正处在调整升级期
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 。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90年,为恢复发展阶段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推行,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开展花卉生产,规模小、品种杂、种植分散 ,产品质量不高。
第二个阶段是1991年至2000年,为巩固提高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 、美化要求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 ,花卉产品需求迅速增长 。各地把发展花卉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之一,大大加快了花卉业的发展进程。
第三个阶段是2001至今,为调整转型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转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花卉需求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花卉生产面积大幅增长 ,但质量效益不高 、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同质化、从业人员素质低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行业进入调整升级阶段。
花卉种植面积扩大,行业产值稳步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花卉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至200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4.75万公顷,较1990年增幅超过200% 。
2003-2005年 ,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以年均40.63%速度增长,至2005年达到81.02万公顷;2006年,我国花卉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 ,花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此后随着需求的增长而逐年增加。2017年我国花卉年末实际种植面积144.89万公顷,其中观赏苗木占比最高 ,标准化 、精品化、大规格苗木、新优品种 、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稀缺资源。2018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163万公顷 。
2012-2018年中国花卉年末实际种植面积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行业产值来看,随着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的整体扩大 ,我国花卉行业的产值不断提升。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花卉行业产值稳步提升,2018年花卉及观赏苗木产业产值达到2614亿元 ,同比增长4.59%。
2013-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产值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花卉市场规模庞大,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而花卉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 ,这种生产与消费相分离的特点和我国广阔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我国花卉流通的远距离运输性质 。为促进我国花卉流通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花卉行业的运行效率 ,我国支持在花卉产区和大型城市建设花卉市场,满足生产端和销售端的需求,我国花卉市场整体规模庞大。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林业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2013-2018年我国花卉市场数量有所波动,但是整体维持在4000个以上。
2013-2018年中国花卉市场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我国花卉物流存在种种问题 ,但在有关规划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库、运输 、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 。加快花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大型花卉物流企业,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 、特色化发展。
中国花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流通网络愈加完善,运送效率进一步提升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花卉业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花卉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品种改良、贮存、运输等环节的问题,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
1 、随着我国大量引进及生产改进优质品种 ,我国花卉产业品种逐渐走向高端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量升高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
2、区域化分工形成 ,鲜切花以云南、广东等地为主,浙江 、江苏等地的绿化苗木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随着采后低温流通和远距离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 ,必然出现大生产、大市场的格局;
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科学育苗 、育种下,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加大 ,传统花卉品种的改良和推广将进一步提升;
4、花卉市场规模庞大,国家政策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库、运输 、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未来全国花卉运输流通体系将更加畅通高效。
关于“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飾禮塔罵弄]投稿,不代表旋风格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fg666.cn/wenzhang/87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旋风格的签约作者“飾禮塔罵弄”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花卉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怎样核算的?》内容很有帮助